伽利略驳谬的故事|普加乔夫称帝起义的故事
伽利略驳谬
1590年的一天早晨,意大利年轻的科学家伽利略健步登上了比萨斜塔。在众目睽睽之下,伽利略同时将两个分别重一百磅和一磅的铁球从54.62米的塔上推下来,周围的观众屏住呼吸,一双双眼睛直盯住这两个铁球。只听得“咚”的一声,两个铁求同时落地。从而推翻了古希腊的科学家亚里土多德传播了1800多年的“物体降落的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”的结论。
不过伽利略并非毫无把握地走上斜塔,早在自由落体实验之前,他就在理论上对亚里士多德的结论进行了诘难。
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,把一个百磅重的球和一个一磅重的球同时从高处落下,一百磅重的球应比一磅重的球先落地。如果把一百磅重的球和一磅重的球拴在一起,让它从高处落下,按照亚里士多德的逻辑,就可能得出两个结论:
一个是, 这两个球连在一起, 它的重量,比一百磅的球重一磅,因而应当比一百磅重的球先落地;另一个是,一磅重的球与一百磅重的球连在一起,会由于一磅的球比一百磅的球降落得慢,一磅球的降落速度必然会减慢一百磅球的降落速度,这样,捆在一起的两个球就应该比一百磅重的球后落地。这两种分析方法都符合亚里士多德的理论,但得出的却是两个互相矛盾的结论。表述如下:
1、捆在一起的重一百零一磅的两个球,比一百磅重的球先落地;
2、捆在一起的重一百零一磅的两个球,比一百磅重的球后落地。
由此,伽利略想,既然依据亚里士多德的原理,可以推出两个互相矛盾的结论,这就表明,亚里士多德的原理本身是错误的,不合逻辑的。
事实证明果然如此。
普加乔夫称帝
18世纪的下半叶,古老的俄国动荡不安,人们盼望救世主降临,甚至传说沙皇彼得三世没有死。
一个偶然事件,使普加乔夫和他周围的人产生了僭称皇帝的念头。一次,普加乔夫在多勃里扬斯卡劳动时,有人说他的相貌醋似彼得三世;接着,有人又发现普加乔夫因患瘰疠病在胸部留下的疤痕,并谎称这就是“皇帝”的标志。普加乔夫的朋友奇卡——扎鲁宾等人 见普加乔夫办事果断,有才能,希望他假扮皇帝成为哥萨克的保护者,恢复失去的自治权。经过一番策划,普加乔夫以彼得三世的身份出现在雅伊克哥萨克之中。
为了使更多的人相信并且跟随“皇帝”起事,几个知情的哥萨克故意当众问普加乔夫:“听说皇帝都有特殊的标志,那么,请你把自己的标志给我们大家看看吧!”普加乔夫按事先商量的办法,抽出刀,割开衬衣前襟,袒露前胸,镇定地指着自己的疤说:“这就是, 请看吧!你们是没有这样的标志的。”
热切盼望出现“救世主”的人们既惊且喜,纷纷表示一定要为“皇帝”效劳。普加乔夫的拥护者迅速增多了。
-
- 读《夏洛的网》(夏洛的网故事简介100字)
-
2024-06-26 13:06:01
-
- 珍惜身边有点疯的朋友(谁还没有几个陪你疯的朋友
-
2024-06-26 13:06:01
-
- 窗帘(欣明窗帘官网)
-
2024-06-26 13:06:01
-
- 多么希望这份友情一不小心,延续到生命的尽头(友
-
2024-06-26 13:06:01
-
- 日记(50字左右日记)
-
2024-06-26 13:06:01
-
- 思绪随雨飘(任思绪飘摇)
-
2024-06-26 13:06:01
-
- 毕业那些人,那些事(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儿作文)
-
2024-06-26 13:06:01
-
- 渴望和你屏前相聚(你的牵挂你的渴望)
-
2024-06-26 13:06:01